黄志安_黄志安陶瓷雕塑艺术网--官方网站
服务咨询热线13837485591
网站首页
关于我们
论文欣赏
陶瓷雕塑
书画作品
陶瓷鉴定
视频欣赏
联系我们
  新闻中心  

走出钧瓷鉴赏传统烧制之我见

发布时间:2023-10-22 13:58:43 已浏览:2110次

黄志安


 钧瓷烧制始创唐代,兴盛于北宋,是我国北宋时期五大名窑瓷器之一,以独特的窑变艺术而著称于世,素有“家有万贯,钧瓷一片”的美誉。 又以钧瓷“入窑一色,出窑万彩”的窑变艺术魅力成为诸窑之冠。它,乳光莹润,似玉非玉胜于玉;它,质地淳厚,开片声似琴如铃;它,色彩奇幻,意境幽远绝世无双;钧瓷胎质精纯、坚实细腻,造型以端庄浑厚、古朴文雅为特色;器皿棱角分明、线条优美、纹饰简练、雕塑别致;钧瓷的釉层丰厚莹润,釉色以红紫为基调,釉纹深沉多变,釉面有明快的流动之感,色彩变幻莫测,所有这些都与钧瓷的烧制技艺密不可分。 

钧瓷烧制的传统技艺

唐代以前,我国陶瓷制品的釉色是比较单调的,基本以南方青、北方白为主。而到了唐代,陶瓷艺术得到了较快的发展,制瓷工匠也不再满足于单一的青色,开始在原有制瓷工艺的基础上,不断创新。工匠们通过在黑釉、褐釉、茶叶末釉上施以呈色不同的釉料,经过高温烧制,终于出现了灰蓝、乳白色的大块彩斑和流纹,这就是花瓷,也就是陶瓷史学界所说的唐钧。

 到了北宋时期,工匠们在唐代花瓷工艺的基础上,在青釉中加入微量元素铜,通过还原气氛创烧成功了高温窑变铜红釉。这时的钧瓷,逐渐把釉在高温下的流动痕迹惟妙惟肖地表现出来,展示出了意想不到的艺术美感和情趣。在神垕,还流传着这样一个关于窑变的美丽传说。一位老妇人与几个儿子以烧窑为生,一次,他们发现自己家的窑口烧出了几件以前从未出现过的带红紫色斑的瓷品,非常好看。兴奋之余,老妇人领着儿子们连烧数窑,但这样颜色的瓷品却再没烧成。正当百思不得其解时,老妇人忽然发现作坊的地上有一些铜屑,就问儿子是哪里来的。儿子说,此前,一位过路的铜匠曾在此借宿,可能是他留下的。老妇人猜想:可能是这些铜屑混入釉中,才烧出了带红紫色斑的瓷品。于是,她把铜屑配入釉中,结果真的又烧出了如玫瑰紫、海棠红那样颜色的彩釉瓷品。此后,她家烧出彩釉瓷品的消息迅速传开,远近窑场争相 效仿。有些能工巧匠又尝试着把铜矿石配在釉里,烧出了色彩更加丰富的瓷器。 

    虽然是传说,但把微量元素加入釉内,通过高温产生窑变的技术确实是神垕钧瓷艺人的一项成就。至此,我国陶瓷史结束了“南青北白”一统天下的局面。 后来钧瓷烧制技艺一度失传。

现代钧瓷技艺传承与创新

现代钧瓷可分为两个阶段:80年代之前与80年代之后,即人民公社时期和私营企业出现之后。 

解放后,人民政府对钧瓷生产十分重视。之前在外流浪十多年的钧瓷艺人卢广东等人被请回到家乡,重新开始了钧瓷的试验生产。开始由老艺人造型、出样,手拉坯和打饼对接成型,釉料由老艺人亲手配制,采用在粗瓷窑内搭烧,终于烧制成瓜皮绿、天蓝色的胆瓶、鹅颈瓶、捻子瓶、槌把瓶、三足炉,这些作品虽不及宋钧精美,却也近似。后又风箱小窑炉烧制成功了蓝釉彩斑钧瓷,其花色有天蓝、天蓝带玫瑰紫、玫瑰红、雨过天晴带朱砂红、茄皮紫,鱼肚白带海棠红、胭脂红,以及带异彩金星霞斑的窑变色彩。此时产品有瓶、炉、石榴尊、鸡心罐。 

 1955年,在周恩来总理的关怀下,钧瓷开始了新生。1958年3月,新建的国营钧瓷大厂正式投产,标志着专业化的钧瓷厂的诞生。钧瓷厂经过一百多窑次试验,由炉钧小窑转入大窑,烧成了五光十色的窑变钧瓷,使钧瓷生产发生了第一次飞跃。当时的品种有双耳花瓶、虎头尊、牡丹尊、壇子瓶、胆瓶、八钉瓶等,釉色红若胭脂、紫若玫瑰,受到各级领导好评,卢广东也被授予“钧瓷老艺人”的光荣称号,受到中央领导的接见。 

 1962年到1965年是钧瓷生产的第二次飞跃。技术匠师们利用土法与科学实验相结合的办法,经过上千次试验,,掌握了钧瓷胎、釉,配方、加工工艺规律,创造了适合钧瓷烧成的窑炉结构,逐步掌握了要变烧成规律,解开了钧瓷窑变的秘密,烧成了青釉紫红斑彩、青釉胭脂红斑彩、里青外红等五光十色的窑变钧瓷新品种。此时的钧瓷胎质坚致细密,断面呈羊肝色,釉色变化多彩,经有关专家鉴定,此时钧瓷的器型、胎质、釉色继承了宋钧的优良传统,并有所创新和发展。花色有火焰红、胭脂红、朱砂红、鸡血红、玫瑰紫、海棠红、天青、月白、向阳黄,白里透红、红中泛紫、紫中藏青、青中寓白,五彩渗化,被人们形容为:峡谷飞瀑、翠竹生烟、云雾高山、星辰漫天、寒鸦归林、伯牙抚琴等。器型有海棠花盆、莲花盆、六方盆、出戟尊、鼓钉洗、象耳尊、虎头瓶、鹅颈瓶、胆瓶、玉壶春、活环瓶、六方瓶、三足炉、五供具等。然而十年动乱期间,烧钧瓷被视为复古倒退,钧瓷一度停产。文革期间有极少的钧瓷。 

 改革开放后,钧瓷研究所与钧瓷工业公司相继成立,钧瓷生产日新月异,一厂、二厂、国营厂相继成立实验室且各创新招,试验研究钧瓷生产烧制技术,烧制出各有特色的钧瓷产品。此前的钧瓷烧制,为了追求宋代钧瓷的神韵,几乎是不惜工本,大量投入人力、物力,进行研究生产,因此,此前的钧瓷,胎质坚硬致密,釉料以矿物原料为主,釉色浑厚浓重,加上充足优质的煤炭燃料,烧制的钧瓷制品,显得莹润透活、层次丰富,耐人欣赏,再加上文革的影响,烧制较少,此段时期烧制的钧瓷具有很高的收藏价值。 

 八十年代后期到九十年代初,属于人民公社的钧瓷一厂、二厂、国营瓷厂相继倒闭,民营的钧瓷厂相继出现。先前几个大厂的领导、技术员及能人们们依靠自己掌握的钧瓷釉方和烧制技术先后建立自己的钧瓷窑,付清臣、郑召、刘瓷辉、孔家相继建窑,他们的钧瓷制品也各有特色,各不相同。此时期的钧瓷仍是褐灰色胎质,釉质浑厚,釉色以钧红有为主,有玫瑰红、猪肝红、葡萄紫、梅子青、鸽子蓝、鸽子灰、天蓝红斑、驴肝马肺、辰星点等。刘福安先生潜心研究钧瓷艺术,英年早逝,为钧瓷事业树立丰碑 ;钧瓷泰斗晋佩章先生以传统的釉色研究烧制为主,为钧瓷事业的复兴呕心沥血,成为钧瓷界的泰山北斗;杨国政钧窑以烧天蓝红斑为主;苗西锦、苗长强父子以烧制天青、天蓝、鸡血红、朱砂红及蚯蚓走泥纹多彩渗化的窑变釉色,更是名声大振;此前的钧瓷烧制皆以煤烧、柴烧为主。 

  钧瓷传统烧制技艺的创新

 九十年代中期,孔家钧窑老总孔相卿先生首先改进烧制钧瓷的钧窑窑炉,用钢板窑炉代替砖砌馒头窑炉,利用液化气烧制钧瓷,使钧瓷的烧成机率大大提升。液化气窑炉相继代替煤烧窑炉,钧瓷的釉色也更加丰富多彩,使上千年的钧瓷烧制工艺步上了新台阶。 

 液化气钧瓷窑炉的出现,是钧瓷烧制技术的大发展,大大缩短了钧瓷的烧成时间,节省了煤炭、木柴能源,而且较易控制,改变了过去钧瓷“十烧九不成”的定律,窑变釉色更加丰富多彩,出现了桃花红、鹦哥绿、蚯蚓走泥纹、蟹爪纹、紫藤春山等精美窑变效果,鸡血红、宝石红等釉色得到实现。 

九十年代中后期,荣昌钧窑的出现,使钧瓷更加名声大振,响彻全球,钧瓷“天、地、人”系列作品‘乾坤瓶、祥瑞瓶、华夏瓶’作为作为三届东盟博览会的国礼走向世界。 

     从此,利用液化气烧制钧瓷的工艺得到发展,仪表、科技技术在钧瓷的烧制方面的到利用。五彩纷呈的钧瓷艺术得到广大人们的喜爱。 

     但是,初始利用液化气烧制的钧瓷与煤、柴烧制的钧瓷有着明显的不同,液化气烧制的钧瓷,釉色变化美妙,丰富多彩,让人眼花缭乱,称赞不已,只是釉色较薄,缺乏浑厚的层次之感,釉色较亮,缺乏温润之感,更没有煤烧钧瓷的‘星辰满天、驴肝马肺’效果,‘五光十色如珍珠般’的颗粒点在气烧的钧瓷上面更是没有煤柴钧瓷耀眼,古色古香的古朴意韵在气烧钧瓷上面也难以体现。煤烧钧瓷与气烧钧瓷各有千秋。以钧瓷泰斗晋佩章为代表的传统艺术坚持着煤烧钧瓷的工艺,是传统的艺术继续传承者,更是得到收藏人士的青睐和珍爱。 

进入二十世纪,特别是二十世纪中期以后,随着收藏届人士对煤烧钧瓷的不舍和收藏,煤窑钧瓷价格高涨,煤烧钧瓷又渐渐复兴。

钧瓷鉴赏重在意境

二十世纪中期以后,液化气钧窑的技术得到进一步改进,釉色也在向浑厚、庄重、温润的美感渐进。“要想穷,烧均红”,这句神垕增流传很久的民谣已成为过去,而放眼如今的钧瓷市场,你会发现钧瓷满街红,已成为钧瓷釉色中最为普遍的一个釉种,与此同时,钧瓷釉色千变万化,流光溢彩,美不胜收。著名艺术评论家,中国钧瓷协会会长张胜利先生欣赏当今精美的钧瓷之后,由衷赞叹:“现在的钧瓷艺术简直到了窑变的顶峰,走在各个窑口的前列。”钧瓷窑变之美,无与伦比,俗语说‘家有万贯,不如钧瓷一片’,如今人们鉴赏钧瓷已不仅仅拘泥以传统的煤烧、柴烧,逐步接受了气烧这种新型的烧制技艺。